在這2019 12/31 最後一天上班日, 基本上過了中午之後就會發現辦公室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一些人.
在電話也不太會響,信件也不太會更新的狀態下,
來好好整理一下上周末去的2020 台北新車大展的照片與心得.
雖然說是台北新車"大"展, 但我個人觀感而言就單純場地大而已.
相較於上一年度的可看性,今年度我認為稍差了一點
不單只是馬自達 法拉利跟KIA 沒有參展, 連原本期待的focus wagon 及 阿塔 mk4 也沒有來
所以今年度的車展,主要就是陪朋友走馬看花而已.
基於上年度車展心得在FB 寫下"一車一評語"的傳統,當然今年度也是比照辦理.
開始!
VW golf R mk7.5
平民鋼炮王,潛力無窮,越級打怪
講"平民"可能是誇張了點, 180幾萬哪裡平民了? 但是對照A45 RS3 來說 這台確實又排在鋼炮王的中後段班了.
其實想想現在2.0以上的國產車基本上也都是90幾了, 對照上去180幾萬也並非說高不可攀的數字
加上VW 的4motion 系統. 280匹的馬力, 短小的車身. 這台基本上除了空間之外沒甚麼好嫌的
標準版的椅子包覆性很好,但麂皮座椅沒有很愛(因為怕水)而且夏天很熱
上年度有一台有配R的蝴蝶椅,那張才是最吸引我的. 可惜今年度只有標準版可以座.
VW golf GTI Performance mk7.5
這就可以說是平民的鋼砲了,能見度在路上超高. 幾乎跟一般標準版的市占率一樣了
把DSG發揚光大然後漸漸消滅手排的始作俑者, 這台車的出現讓開快車這件事變成一件人人都可以辦得到的事情.
經典的紅色拉線為GTI的象徵, 還想起這台車的誕生是因為一群無聊的工程師亂搞才出現的
如今第8代都要出來了,小小的一台平民鋼砲從簡樸配置變成科技滿點的性能車
科技的輔助下幾乎可以完全的消除前驅車轉向不足的缺陷. 可說是推翻了前驅車=沒性能的論點,
小看他可是會吃灰的
Toyota GR racing Supra.
這台車真好開(在GT sport), 霸氣的寬體跟短車身長車頭, 完全的重心集中於輕量化
supra 可是我小時候第一台認識的日系跑車,那時候連玩命關頭第一集都沒上演,
只記得從家裡的玩具箱裡面找到了一台很可愛的迴力車,外型就是supra
當時只覺得這台車好帥, 也常常拿在手裡玩,等到有網路的時代才回頭知道原來這台車就是supra
雖然這一代的supra 與bmw 共同開發, 與Z4使用同引擎同底盤,科技滿點與相對不高的車價.
確實在現今車壇是個很亮眼的腳色, 但我個人反倒獨愛前一代由toyota 自行研發那台掛著3.0直六渦輪引擎的supra
拜那具笨重的鑄鐵引擎且因車體配重不均,導致穩定性大打折扣, 但也造就不少千匹神獸存在世界上.(當然撞掉的應該也不少.,)
當然開跑車的代價就是那小到可憐的置物空間,帥是要有代價的.
Toyota Corolla touring
本次車展有吸引到我的車輛之一,自從自己也換成旅行車之後才了解touring car 的美好.
好開,實用,帥氣,對動力要求不高的,養起來跟一般轎車差不多.
一直以來日系旅行車就只有subaru legacy 跟 Levorge 撐場面.
這台若由和泰引進加上toyota光環,這台肯定在台灣賣翻天啊連我沒有很愛toyoya都被這帥氣的車頭吸引幾分,
行李廂空間雖然還是略輸我的阿塔一些,但小家庭絕對夠用.(對不起我拍糊了)
內裝質感也是不錯,除了我自己不愛白色的內裝,後座空間略微壓迫,其他我都可以接受
日系車方便的就是改裝套件超多,只怕你沒錢改, 若這台價格拿壓在110以內簡直完美
很期待能在2020內可以看到在台灣上市的消息.
TOYOTA GR ALTIS.
我發現近期市場行銷趨勢就是很東西很愛搞個聯名款,
原本一個很普通的東西只要跟有名的物件一起聯名出商品,該商品就會有顯著的成長.
好比這台已經在台灣賣掉翻掉的ALTIS, 一般道路上多到我連不想看到都很難的車款,在TOYOTA GAZOO RACING 的加持聯名下,
還真的能吸引我多看他兩眼, 一台平民房車配上賽車工坊的巧思,究竟這台Altis 葫蘆裡賣甚麼藥還蠻想一探究竟.
只能猜測到懸吊很明顯有換過,因為底盤低到我蹲下去也看不到, 玻璃黑到我沒辦法看見內裝.
不然很想知道這台車到底改了哪些東西,台灣是不是也有瘋狂的Altis 車主想要跟進?
Toyota fine comfort ride
雖然我對Toyota 沒感多少興趣.但是概念車這一塊Toyota 還是蠻值得關注的,
畢竟在新能源動力開發上 toyota 還是汽車工業的領頭羊
這台概念車我覺得可以, 可以的點是那實用的大空間,側滑門, 外型個人也覺得不錯只是車色能換個銀色會更吸引我
看前後輪拉到車輛最末端的設計, 除了創造出大空間之外.想必操控性應該也是不錯
但畢竟還是概念車,就看toyota 是否有誠意會下放多少設計到實際量產車上.
Porsche taycan S
節能這個口號讓近十年來全世界為電動車產業開始轉型,就連當年宣稱不做電動車的法拉利,藍寶堅尼可能都已經動搖信念了
因為保時捷可沒這麼執著於排氣聲浪的信念,畢竟車廠還是要賣車, 車不能賣做再好也是模型.
雖然我也對保時捷沒有特別大的興趣,連車款911 996 997 我也常常分不清楚
但不得不佩服保時捷對於產品定位上的成功, 一種給人超跑入門品牌的觀感.
當然不是指圖片上的這台taycan電動車, 感覺這台車出來就是想跟Tesla 分一杯羹
不過就光售價來看, 若不是品牌信仰,倒是想看看後續的掛牌數量
要打入電動車市場,保時捷這個品牌是否會像當年捨棄只做sport car的執著,
為市場導向轉做休旅車一樣推出平價電動車呢?出一台平價版的taycan lite 搞不好會大賣也說不定.
Formula E
環保兩個字影響了全球的產業鏈,也包含了運動賽事
從F1的引擎越來越小顆,小到現在只剩1600c.c. 掛渦輪, 雖然科技的加持下極速可沒有往下掉
但FIA總不能無限制的縮小排氣量,所以想出了乾脆來搞個電動F1吧
所以Formula E就這麼誕生了, 之前看過幾次網路轉播,
一群長得像f1的賽車,配上捷運的聲音, 剛開始還真有點不習慣
可否建議FIA 或是體育台轉播時能不能後製個音效檔案撥放?
不然這種無聲的比賽真的很容易看到睡著.
Skoda Fabia WRC R5
全場最帥的小車, 從以前開focus 時期對WRC 賽車就非常的嚮往
鋼砲寬體車身,全時四驅, 高亢的引擎+序列式變速箱的蜂鳴, 偏時點火的排氣管聲浪
每個過彎塵土飛揚, 華麗的動力滑胎入彎, 這才是賽車阿
自從也轉為skoda車主之後, 當然要好好逛逛skoda 攤位
只可惜原本期待的octavia mk4 沒有來, 其他的車款也大都是小改款.
只好好好還欣賞這台WRC 常勝軍, 雖然這台R5外觀是台Fabia,但實際上應該也只剩車台是fabia
引擎 底盤 傳動早就不知裝了甚麼牛鬼蛇神.
真的好想坐進車內體驗看看 正統WRC賽車高速甩尾過彎的感覺.
Nissan altima
雖然nissan 當家跑車是GTR,但這次攤位上吸引我的是這台altima,
看到他想到當年我在美國受訓時, 租了一台altima coupe 2.5 陪伴我一個月,也跨了一個州,創下單日開車800km以上的紀錄, 有很美好的回憶
雖然altima 在台灣消失好長一段時間,如今回歸台灣市場是值得讚許的一件事啊
2.0可變壓縮比引擎,250匹馬力, 好久沒看到這種中大型房車有配這麼棒的動力
日系車品質保證. 這台我會推薦身邊長輩可以考慮這台,或這當成公司公務車也不失氣派.
Nissan Leaf
這是台理論上應該是真正的平價電動車,但不知道為什麼在台灣的售價非常地不平價
早期在日月潭結合觀光租車事業,但聽說成效不彰, 後來合約到期就草草結束了
畢竟在台灣擁有車輛的門檻不算高的狀況下,大家還是習慣自己擁有車輛,租車服務當然還沒有辦法打入市場.
就先不論電動車怎麼在台灣普及的議題, 我個人覺得如果這台出個油電版,價格壓在90萬內
剛好落入 toyota prius C的競爭等級, 這台車在台灣就有看頭了
畢竟我還蠻喜歡這台車的外型,可惜了這台全電車生不逢時阿
VW caddy Van
除了近幾年興盛的露營風氣. 其實市場上也慢慢多了很多新生代的創業人士,
這些新創人士的想法常常會跳脫傳統框架,做出很有風格的店面,包含他們的營業用車都非常的具有風格
好比這台caddy Van真的很推薦給這些新世代創業人士,方正的後廂空間可靈活運用來載物或是像照片一樣簡單裝潢一下可以當成工具車
不算太大車體,也不用擔心都會區不好停車. 有箱車體也不用擔心載物空間淋雨,外觀大面積平面夠你創造屬於自己的風格文宣
讓顧客及路人為之一亮,誰說創業一定要靠小發財貨車,用心弄一台屌貨卡也算是打開知名度的另一種投資.
VW caddy
當然廠商也很聰明,露營風氣盛行就一定要趁機會宣傳一下自己的原廠露營配備
這台裝配車頂帳篷的caddy 非常適合2大2小愛露營的家庭.
連我都很想推薦想要入坑玩露營車的爸媽入手這一台
vw transporter caravelle T6
如果是大家庭又愛露營又不想開好多台車去該怎麼辦? 這台T6再不選就沒車可以買了, 露營配件多到只怕你沒錢買
連洗澡都不成問題, 只是入手前請先確認好自家的停車庫是否有辦法停的了, 而且請注意各種停車場的限高
除了停車問題跟車價外,這台真的是我開過世界上最好開的van了
Honda motoGP RC213V
本次讓我想去看車展的車種之一, 馬克思的戰車阿, 雖然我是46粉,但能這麼近距離的觀賞motoGP戰車真的是三生有幸
看前面空力套件版本應該是2018年前的車款,地表上最猛也最危險的二輪速度機器
Honda NSX
東洋法拉利之稱, 雖然這一代變成油電車款, 但我蠻喜歡他的油電配置造就了智能四驅
本田幾乎把所有黑科技都放在台車上, 從前一代的NSX 到花了超過10幾年的研發,
而且早期都會有日本跑車內裝質感很陽春的觀感(GTR RX7 SLIVIA),
但這台真的內裝很有科技感, 就連引擎室都弄得很漂亮
新一代的NSX沒有讓大家失望, 我很喜歡這樣的理念, 10年磨一劍, 追求完美不妥協.
原本想說一次打完所有車種, 但我發現文章太長了改成分集完成.
留言列表